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河北医学》 > 2006年第12期
编号:11429760
上颌窦海棉状血管瘤17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河北医学杂志》 2006年第12期
     关键词: 上颌窦; 血管瘤

    海棉状血管瘤多发生于面颊、口腔、唇等部位,较少发生于上颌窦。本文报道17例,均经病理证实。

     1 临床资料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:17例中男11例,女6例,年龄最小为6岁,最大为72岁,其中19~50岁12例。病史1年内的9例,1~3年4例,4~10年3例,10年以上者1例。

    1.2 主要症状和体征:上颌窦海棉状血管瘤早期可以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程的进展、瘤体的增大、感染、坏死、出血及侵犯邻近器官,可出现类似恶性肿瘤的表现。本组主诉鼻衄12例,抽吸性血涕10例,鼻塞5例,头痛9例。肿瘤局限于上颌窦11例,累及鼻腔5例,累及鼻腔、筛窦3例。

    1.3 治疗: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,术前放射治疗2例。术后随防1年以上,均无复发。

     2 讨论

    海棉状血管瘤系先天性良性肿瘤,为中胚叶残余的胚胎或血管细胞生长而来。血管瘤发生年龄以婴幼儿多见,本组病例以成人多见,可能部位较隐蔽,生长缓慢,较晚出现临床症状。本病的诊断、鉴别诊断较为困难,易与恶性肿瘤相混淆。

    鼻衄及抽吸性血涕为上颌窦海棉状血管瘤的最早症状,出血量常不多,本组仅1例发生休克。上颌窦穿刺为不易凝的鲜血对诊断有意义。血管瘤的扩展,可引起上颌窦扩大,X线检查可显示窦腔密度均匀增高,甚至扩大,类似炎症或襄肿改变,虽非特异性,但结合临床有一定的诊断意义。内窥镜可直接窥视病变,对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。

    血管瘤虽良性肿瘤,生长缓慢,但可引起出血及其它症状,甚至影响仪容,故仍应早期治疗。因深藏于上颌窦腔内,除外科手术治疗其它方法难以奏效。术前适量放疗减少术中出血。血管瘤膨胀性生长,有被膜,手术易完整剥离,瘤体内的血窦为静脉血,即令是广泛扩展的肿瘤,术前不一定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。术式可依病变范围加以选择,以充分暴露、完整摘除为原则。

    (福建省安溪县中医院, 福建 安溪 362400), 百拇医药(吴华生)